資產與負債的迷思
這篇文章的目的,是說明資產與負債,彼此間的關係與存在的本質。
大眾普遍對負債抱持負面的看法,認為背負債務對財務情況會有不良影響。
且聽我娓娓道來,期望讀者能有所收穫。
資產是什麼
資產是你身邊所擁有的一切事物,最直觀的東西就是錢。
除了錢之外,還有汽車、土地、房屋⋯⋯所有你可以使用的工具。

負債是什麼
負債就是來自他人的資產,就是你和別人借的東西。

迷思還是神話
傳統觀念認為負債不好,可以的話儘量不要背債。
事實未必如此。
好壞的依據-現金流
人,有好人也有壞人,資產和負債也一樣。
有好的資產,也有壞的資產;有好的負債,也有壞的負債。
我們總是希望資產可以越多越好,規模越大越好。
但這是建立在能夠帶來現金流入的前提下。
好壞的關鍵,在於現金流的動向。
會造成現金流出的資產,就不是好的資產;
能產生現金流入的負債,那就是好的負債。
分類
消費性資產:手機、手錶等一般物品。

消費性負債:汽車貸款或信用卡分期,非生活必需品。
投資性資產:買房後將房屋出租,收取租金。

投資性負債:為經營企業而貸款。
以上分類只是簡單舉例,關鍵在於購買資產的目的,
這會決定資產的性質 。
資本市場的運作方式
經營企業的資本,從而而來?
首先,可以向銀行貸款,或者找尋願意投資的股東。
無論是貸款或是來自股東的錢,都屬於負債。
差別在於,資本的成本與用途。
一樣是借錢,還是有本質上的差異,
以個人來說,若是為了業務所需而辦理的車貸,
或者和融資租賃業者簽署的合約,
那麼就可視為投資型負債(例如開UBER,或是外送);

另一方面,當公司需要擴大營運規模,招募新進員工,但資金不夠的時候怎麼辦?
這時公司會進行現金增資,發放新的股票,或者發行公司債來籌募資金。
這些都是常見的募資方式。
媒體上也會報導某某企業申請IPO的消息,
Initial Public Offering(首次公開發行),
目的是為了在更大的資本市場,進行募資。
透過資本市場,讓企業的資金流不斷鏈,進而發揮更大的價值。
這樣的機制,是資本市場運行已久的模式。
從中小企業到上市櫃公司,背後都有資本市場的協助,
也讓整個經濟體系能順利運作。
政府發行公債,來作為公共建設的支出,也是類似的道理。
資產,是負債與業主權益的加總
法拉第曾經說過:「苦難,是化了妝的祝福。」
如果他對金融市場的了解,和物理學一樣深,
那麼他肯定會說:「權益,是包裝良好的負債。」
因為權益看起來並不像負債,但本質上就是一種負債。
橡皮擦教我的事
回想起自己的小學時期,鉛筆盒裡面一定都會有橡皮擦。
但通常我都會忘記帶,只好和身邊的同學借。
你是否有將同學的橡皮擦帶回家的經驗?

在這個情境裡,橡皮擦是同學的資產。
和同學借來的橡皮擦,算不算是負債?
我應該要自己買一個$10的橡皮擦,而不是跟同學借。
但我還是和同學借了,為什麼?
股份有限公司的意義
有限公司,指的是責任有限,以及資源有限。
也就是說,必須在所有想做的事情中,選擇最重要的事情。
如果我的零用錢只有$10,我可以選擇買一個10塊錢的橡皮擦,
或者買一個五塊錢的餅乾,再加上一個五塊錢的棒棒糖。
如果我現在血糖很低,面臨即將暈倒的窘境,
10塊錢的橡皮擦,或許就不是那麼重要了。
相較之下,維持生命的重要性顯而易見。
除此之外,借來的橡皮擦,幾乎沒有成本可言,
因為同學不會和我收利息。
創業者面臨的困境
「有多少錢做多少事」,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,
都適用這個核心原則。
賈伯斯當年在創立蘋果公司時,也曾面臨資金週轉的問題。
初期資本為一萬美金,那時的他,有幾件事情想做的事情:
首先,是租一個放得下機器的辦公空間,要花一萬元,
讓他們能在裡面組裝電腦。
但這麼一來,就沒有錢還銀行利息,也沒辦法支付廠商貨款。
後來賈伯斯選擇在自家車庫組裝電腦,省下租辦公室的錢,
將錢花在更重要的地方,就這樣開啟了一個傳奇的事業。
如果不是這樣,可能就看不到今日的蘋果了。
資產負債表先生,你怎麼看?

「哦,銀行利息是負債,應付帳款也是負債。」
資產負債表先生語重心長地說。
「但是沒關係,公司目前的現金流,可以完全負擔。」
一抹微笑在厚重的眼鏡下,緩緩上揚。
結語:負債真的那麼可怕嗎?
在財務的世界,真正重要的並不是負債本身,
而是負債所帶來的影響。
對於整個資產組合來說,負債確實是有成本的,
但也因為負債,在資金周轉上帶來了緩衝的效果。
良好的債務可以為帶來財富,不良的資產也可能徒增浪費。
簡單來說,借來的錢花去哪裡了?
這是很重要的問題,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 ,都應該思考。
對個人來說,這會影響到和銀行來往時的信用評分;
對企業來說,這關係到能不能熬過下一個財務季度。
對國家來說,這是未來50年能否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的基礎。
負債本身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人的行為。
負債是一種工具,端看我們怎麼使用。
只要做好財務規劃,適當的負債對我們是有幫助的。
一般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