穀倉效應
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《穀倉效應》,是由前《金融時報》總編輯吉蓮.邰蒂(Tett Gillian)所寫,用來描述組織中各部門如同封閉的個體,彼此之間不互相傳遞資訊、不溝通往來,成為資訊的孤島。
大家都住在各自的穀倉裡,不理會其他穀倉的人在做什麼。
由於缺少橫向協力作業,企業、政府組織的效率低下,最後形成了無法彌補的局面。
書中分成兩大部分,第一部分是穀倉效應的實際案例,第二部分則是提出打破穀倉的方法。
穀倉是怎麼形成的?
穀倉,顧名思義,就是儲存穀物的倉庫。作者用格局方正、排列整齊的倉庫,比喻現今社會中許多組織底下的部門,彼此不互通有無,儘管在同一個屋簷下,卻像不認識的陌生人。
偉大的公司或企業,起初都是由少數人開始運作,一步步讓公司規模成長,最後演變成一個龐大的組織。組織規模仍小時,成員之間較有面對面溝通的機會,也能為同樣的目標努力;然而當組織越來越大,成員越來越多,部門增加的同時,也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,溝通也變得不再和以前一樣方便,甚至到了窒礙難行的程度。
依照專業領域分工,是組織運作中很常見的方式,目的是為了增加運作效率與產能。不同的業務由不同的部門負責,成員依照自己所屬的單位各司其職,完成部門上司的指令與工作。這是目前社會中,人們習以為常的模式,乍看之下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。但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,令人意外的發展出現了。
公司高層為了提高各部門的產出與效率,祭出了優渥的獎勵機制,只要各部門達成決策者所安排的計畫目標,成員就能加薪或取得晉升機會。於是乎,各部門主管開始拚盡全力,只為了達成計畫的目標;部門之間像築起了一道牆,不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計畫,深怕對方搶先取得勝利的機會。漸漸地,原本是好友的同事關係開始疏離、甚至不互相往來;部門之間不再溝通協調,反而開始爭奪公司內部資源,只為了能在績效評估審核時得到好成績。
最後的結果是,不論哪一個部門獲得勝利,整個組織(也就是公司)的效率卻降低了。
關於穀倉效應的八個故事
作者以八個故事,描述數個企業與組織過去曾經歷的困境與挑戰,從人類學與文化習慣的觀點切入,清晰地勾勒出穀倉效應在真實世界裡的影響。其中包含了日本知名企業索尼(SONY)、瑞銀集團(UBS)、臉書(Facebook)、芝加哥警局(Chicago Police Department)、倫敦英格蘭銀行(Bank of England)、克利夫蘭醫學中心(Cleveland Clinic)、紐約的彭博市政府、藍山對沖基金(BlueMountain Capital)。
每一個故事都很精彩,在這裡我想分享自己印象較深刻的兩個故事。
索尼的故事,是最典型的企業型穀倉。當時公司的主力產品是隨身聽,各部門無不拚盡全力,只為了製造出公司內部認為最好的音樂播放器。在過度競爭之下,最後竟發表了兩台功能非常相近的產品。然而,索尼並未察覺大環境中,其他的競爭者與風險因子。由於產品不支援MP3格式,反而讓蘋果推出的iPod在隨後的幾年,獨霸整個音樂播放器的市場。這件事帶給索尼很大的衝擊,也改變了往後幾年的公司發展策略。
第二個我想分享的,是屬於高度分工型態的穀倉。眾所皆知,醫療是非常專業的工作,不論是醫學知識、臨床經驗、科學研究等相關領域,都需要經過多年的訓練才能成為職業工作者,也因此分工、分科是長久以來的習慣。克利夫蘭醫學中心,是美國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的權威機構,卻在一場對外公開的演講中,被批評院內醫護人員缺乏同理心。對此,時任機構領袖的院長 托比.寇斯葛洛夫(Toby Cosgrove)開始了一連串的院內改革,包含了:
一、拆除內外科的框架,以病患為主體建立跨科部門
二、建立小組模式,讓不同科別的醫師能互相交換意見與知識,提升診斷效率與增加救援時間
三、建立固定薪資制度,不再以診斷患者人數作為計薪的依據
四、讓同理心成為整個組織的共同目標,指派經驗長(英文:Chief Experience Officer;縮寫:CXO)負責改革,並要求院內員工參與同理心訓練課程。
從價值觀與制度出發的種種改革,是為了建立新的文化;有了新的文化,才能帶動整個組織往不同的方向運轉。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成功轉型,正是從發現穀倉到破除穀倉的最佳案例。相關的書可以參考《翻轉吧醫院:高效能協同醫療模式打造4贏照護體系》。
總結:打破穀倉讓陽光照耀彼此
組織是由許多獨立的個體所組成,個體間也有不同的習慣與性格,要如何讓組織運作的同時,使成員和睦相處?企業文化對於組織的發展影響深遠,值得我們深思。從穀倉效應的案例中能看出,高效能組織的組成要件包含:
- 資訊透明
- 成員彼此互信
- 以客戶為主體
- 具備跨領域職能的架構
雖然我們住在不同的穀倉裡,偶爾還是要探出頭來,向周圍的鄰居們打聲招呼、看看外頭的世界是否還是一樣光彩絢爛。讓我們走出房門,一同感受身旁的溫暖吧。
謝謝各位的耐心閱讀,我們下篇文章見囉~
一般留言